你的嘴巴里有大生意,我指的是你的牙齒,從年均超過1000家企業涌入牙科行業就可見一斑。
據天眼查的數據,近二十年來,我國共新注冊了12905家牙科企業。2015-2019年,每年新增牙科企業均超過1000家。通過這組天眼查數據延伸開來,我們發現了口腔行業的5個冷知識。
冷知識一:遼寧擁有全國最多的牙科注冊企業,接近1800個
全國各省和直轄市中,牙科企業一騎絕塵的是遼寧,它擁有的牙科企業數量1763是第二名新疆的兩倍。遼寧近1800個牙科企業中,近8成是個體戶(牙科診所等)。
新疆的上榜也頗令人意外:它不像遼寧那樣老齡化嚴重,也并非經濟強省。除了前兩名,牙科企業最多的三大省(浙江、山東和廣東)都是人均GDP超過10000美元的經濟強省。新疆超過97.5%的牙科企業是個體。
為什么牙科企業和個體戶眾多?遼寧和新疆的冷知識在鑲牙店里。
冷知識二:在牙科企業最多的遼寧和新疆,玄幻的鑲牙店撐起了大半邊天
在遼寧和新疆的牙科企業中,CBNData發現了一些共性:鑲牙店(所)很多。遼寧有623個店在經營范圍內寫了“鑲牙”或“鑲裝”,占比35%。原始而粗獷地直接取名為“鑲牙所”(或鑲牙店)的有超過160個。更多的個體戶(623個)把鑲牙寫入了在經營范圍中。看上去更正規、經營范圍是“口腔科”僅有470個。
遼寧還不算極端。新疆注冊在案的857多個牙科企業中,73.4%都是鑲牙店。這遠超全國水平30%鑲牙店的水平。
如果你在快手上搜索“鑲牙”,能看到這種鑲牙店有多“藝高人膽大”。比如號稱“祖傳技藝”,在戶外拔牙,還有些鑲牙所環境看上去就不衛生。回復中就有人質疑視頻治療方法和資質。
不少鑲牙所(鑲牙店)正規性存疑。新華社和《生命時報》和不少地方媒體都報道過“黑牙醫”:這種診所中一般沒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。有的診所即使取得許可證,卻雇傭非專業人員執業。比如,他們可能有口腔技工證,沒有執業醫師證。
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多鑲牙店?這可能和不同地區工商注冊要求以及執法嚴格程度有關。一些地區如北京、浙江沒有經營范圍是“鑲牙”的個體店鋪。上海、廣東也極少。沈陽的鑲牙店比遼寧其他地區少,可能是因為沈陽已經整治過好幾回黑牙醫了。
相比于大城市,低線城市出現鑲牙店的可能性更大。據天眼查數據,全國超過一半的鑲牙店都在縣級以下城市。
冷知識三:未老牙先壞,20-39歲的中青年已經成了種植牙手術的主力軍
不僅是老人,正值盛年的90后也開始種牙了。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,我國20-39歲的中青年已經成了種植牙手術的主力軍。這份報告也顯示,中青年也是補齲齒的比率最高的人群之一。
種牙低齡化和正畸在高齡化,兩個趨勢都觸及了90后。有一部分人既要做種牙,又要正畸——也難怪前一陣“90后整牙破產”登上了熱搜。
這可能跟年輕人口腔衛生意識更強有關,出了問題他們更愿意治療,對價格沒有那么敏感。老年人卻不一樣,雖然他們是缺牙主要人群,但很多可能還信奉“牙疼不是病”。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65歲至74歲老年人中,牙齒缺失的修復比例為63.2%,仍有近半老年人不能及時修復缺失牙齒。
冷知識四:8萬家口腔機構滿足不了6.94億患者的需求
據《2018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》,2018年中國口腔服務行業規模約1035-1215億元,還在以20%-25%的速度增長——這還是在口腔病就診率低的情況下。我國口腔疾病患者基數大,2017年口腔疾病患者高達6 .94億人,但就診比例還很低。就拿正畸來說,我國錯頜畸形患病率大約在70%左右,治療的滲透率僅在0.5%。隨著人們口腔健康意識的增加,口腔醫療市場空間不可限量。
這些需求靠7-8萬家口腔機構(包括醫院的分支機構和小診所)顯然難以滿足。公立口腔專科醫院很久沒增長了,自2005年以來就在164家左右;而公立綜合醫院的口腔科(約8700家)負荷非常大。
民營口腔醫院雖然在增長,也只有525家左右。民營連鎖診所(如拜博口腔、馬瀧齒科)在各地跑馬圈地,暫時沒有全國性的公司。唯一一個A股上市的通策醫療也只輻射了浙江市場,獨立的診所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。
冷知識五:牙醫人才缺口超過12萬,超六成牙醫是中專大專學歷
需求大、連鎖率低讓這片市場看起來非常誘人,既然如此為什么沒有大批公司涌入呢?
因為找不到人,以牙醫為首的技術人員的缺口先得補上。中華口腔醫學會名譽會長王興中國牙醫缺口高達12 萬人。國內目前擁有醫師資格證的牙科醫生約為17萬,如果按理想狀態——四千或五千人配比一位牙醫的話,還至少缺12萬人。
從百萬人口牙醫數量來看,中國的水平也比較低。中國百萬人口牙醫數為137人(約7300人配有一個牙醫),遠低于日韓,以及巴西、俄羅斯等國的水平。口腔醫生分布不均,北京以每百萬人擁有405名口腔醫生高居首位,接近一般發達國家水平500名的水平。但在一些農村鄉鎮可能一個口腔醫生都沒有。
涉及技術要求更高的項目,有資質的牙醫就更少。做種植牙手術的醫生須有本科及以上學歷,還要修夠口腔種植學時獲得繼續教育資質。第一道關卡就篩下不少人選:我國本科學歷的口腔執業醫師只占27%。中專和大專學歷的口腔執業醫師占據多數,達到60%以上。
病人多,醫生少,正是需求和供給的缺口催生了眾多的黑牙醫。如果有更多正規的牙科醫生和診所,也許氣功拔牙、老虎鉗拔牙這些危險又玄幻的操作會少很多。